匯流政策時論

媒體評論-沒有絕對中立的媒體
上個月馬習會引起媒體及輿論高度關注,學者黃丞儀於《獨立評論 @天下》發表了一篇馬總統應被彈劾的評論,隨即被下架,除引起作者抗議外,更引起其他評論者的響應一起退出作者群。後續討論並在網路公知圈內燃燒了好一陣子。雖然主流媒體並未大肆報導此事,筆者沉吟許久,仍覺有探討必要。

首先,《獨立評論》將已上架文章又下架的作法,相當粗魯,不合乎一般網路言論平台操作原則,無怪乎作者群群情激憤。然而,這些作者主張,下架行為形同思想檢查,同時扼殺了獨立及多元言論的空間,這是言論市場不允許的。我以為言論平台的所有權人可否審查作者文章,應屬雙方合意範圍。若《獨立評論》未事先告知保留刊登及改稿的權利或表明絕不干涉,那麼作者的憤怒是有道理的。反之,則是作者藉獨立之名將「作者論」無限膨脹。言論市場的多元應是指各種言論都有相屬的平台發聲不被壓抑,而非限定某一特定的言論平台(除公視外)必須涵納所有言論。美國各大媒體很清楚地向閱聽人展示自己色彩,並沒有哪一家特別以多元中立為標榜,也沒有被要求須涵蓋各式甚或相衝突的言論。就此而言,《獨立評論》當然可以只刊載與其所有權人意識形態相符的言論,只是這樣的選擇說明了《獨立評論》過去吃了獨立這一語詞好大的豆腐。

說到底,下架事件反映了傳統媒體進入新媒體卻適應不良的病症。當《天下》轉向網路發展時,觀察到年輕人是網路重度使用者的趨勢,傾向年輕世代的觀點自然容易造就網路流量。然紙本《天下》所彰顯的觀點跟網路主流意見是有相當大的差異甚或矛盾的,故其推出副品牌時,刻意加入主要網路人口贊同的公知分子,以形塑新媒體的形象,吸引網路流量。然台灣的世代分歧越來越嚴重,尤其在對馬習會的觀感上徹底決裂,也造成《獨立評論》與公知分子終須一別。

《獨立評論》的悲劇經驗是否證明了傳統媒體已無望突破新媒體天險?我並不悲觀。其一,《天下》本體的意識形態仍有受眾,只不過不是網路主流。當類《天下》媒體轉進新媒體時,更值得思考的問題是需不需要媚俗於網路主流意見。即使是網路世界的小眾,即便他們創造的流量有限,仍然有發聲的需求,且他們相對網路主流人口對符合其品味的言論黏度更高。其二,長遠來看,現在的網路小眾十餘年退休後反轉成重度黏著者,而現在的年輕世代未來要養家活口,沒時間黏網,網路主流意見屆時也會江河日變,這也是傳統媒體發展新媒體時應警惕之處。

某些新媒體以獨立、開放、多元、公民等語彙標榜自己,然它們散布的言論每每套在特定情境中,越來越像喬治歐威爾《1984》中的真理報。所以當傳統媒體轉進新媒體時,如何能抗拒追逐網路流量這般浮士德的誘惑,才是生存制勝之道。(全文)
( 本文作者:本中心周韻采教授。中時電子報/2015-12-04 )
大數據預測 為了防患未然
在社群媒體蓬勃的今天,政府施政若未能及時澄清網路謠言,就容易醜化主政者的施政形象,從而影響政務的推行,大專畢業生「22K」低薪資的誤傳就是具體案例。主政者面對這種以訛傳訛的網路謠傳,最好的終結辦法就是「讓證據說話」。
行政院首度公布「大專校院畢業生就業薪資」大數據分析結果,以九十九學年度大學畢業生來看,平均起薪為25K,而非社會上瘋傳的22K。工作三年半後平均月薪為33K,薪資約成長三成,顯示大學生薪資比外界常稱的22K高。

事實上,西方國家主政者面對金融大海嘯、國際恐怖主義以及全球氣候變遷的威脅,必須編列龐大的施政經費,為了爭取民心與國會的支持,必須提出證據導向的政策方案,否則就連國會大門也難以通過,大數據分析遂成為必備的政策分析工具。張善政副院長努力推行的大數據分析,乃是毛揆射出的「科技三箭」之一,將它應用到教育政策爭議的釐清上,可謂適得其所,值得我們肯定。

然而,與其等待大數據分析結果去澄清誤解,還不如在政策規畫之前,就做好與利害關係人的充分溝通與宣導。以22K計畫而言,這原本是教育部為了提升大專生進入職場競爭力的良好計畫,其目的是希望透過教育部的經費補助,讓準備進入職場學生的履歷表更受到企業雇主的青睞,故以一位實習生的月薪而言,22K薪水不能說太低,何以竟然演變為政府拉低大學畢業生就業薪資的「元兇」?
這應是教育部承辦單位始料未及之事,而主辦單位對於政策實施之後,輕忽了大學生在網路留言版的質疑與批判聲浪,一旦誤解言論淪為社群媒體的「慣常用語」,就很難加以匡正。22K如今成為教育部不可承受之重的指責,應以此為鑑,好好學習如何正確地掌握社群媒體的輿情反映、如何研擬及時的危機溝通對策,以免讓錯誤的政策謠言,像細菌一樣傳遍每個角落而束手無策。

平心而論,運用大數據分析固然發現25K事實,澄清了行之已久的坊間誤會,但畢竟都是「成之於已然」的「事後諸葛」,政府應該透過大數據分析技術加強「防患於未然」的政策預測與規畫能力。如十年後我們到底需要多少的大學與大學生?
目前教育部正苦於收拾大學過多的爛攤子,大數據分析能夠為我們提出可靠的預測數據嗎?請大家深思。(全文)
( 本文作者:本中心丘昌泰教授。聯合新聞網/2015-12-19 )

台灣能打造「網速強國」嗎
在第二場電視辯論會中,網民提出了值得注意的網路政策問題,三位候選人都做出具體承諾,誓言要縮短數位差距,打造數位科技產業。在今天雲端科技蓬勃的行動通訊時代,的確改寫「國家競爭力」的定義,過去強調的人多、地大、物博,如今看來並非完全正確。根據美國雲端服務供應商Akamai對全球網際網路速度的評比,平均網路連線速度仍以南韓居首,緊接在後的是瑞典、挪威,鄰近的香港排第5、日本排第7,台灣則排列全球第33名。前五名都屬於「小國寡民」,可見沒有網速,台灣就沒有競爭力。

台灣主管通訊網路業務的政府機關是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目前正如火如荼將3G提升到4G速度,但鄰近韓國卻堂而皇之的宣布:正式邁入5G時代,並打算砸下440億台幣,快速發展5G系統,傳輸速度比4G快上1千倍,下載一部800MB電影,只要一秒鐘,最快2017年上路。當總統候選人喊出未來應該要發展物聯網、大數據、工業4.0、金融3.0等,殊不知前提條件是台灣社會要有5G 通訊基礎設施,否則一切將流於空談。

網路建設何以無法「超韓趕港」?原因很多,一言以蔽之,通訊產業涉及龐大的商業利益,不同立委代表不同的業界壓力,加上藍綠惡鬥,造成意見對立不易妥協,以至於立法速度緩慢,例如攸關台灣數位產業發展的「數位匯流五法」,馬政府任內確定無法過關,下任政府將繼續孵蛋,何時通過無人能掛保證。

當通訊業者依法架設基地台時,無論架到哪裡,都有居民或政府機關以嚴正抗議,儘管世界健康組織(WHO)已經提出報告,並無具體證據顯示基地台地磁波對人體有身體健康上的影響。

提高網路速度的目的不只是讓網民有飆速快感,政府還要想辦法與青年人所能著力的科技產業做有效連結,可惜三位候選人都未能點出來;只是蒐集網路資料,隨口喊喊時下流行的產業名詞,完全沒有切入這些產業的戰略布局構想。文化創意產業是台灣未來的新興產業,也是頗受到年輕人嚮往的產業,建議政府應大力發展OTT產業,如微電影、紀錄片、唱歌、動畫、短劇等,在這次辯論會中沒有任何一位候選人重視這些主張,包括號稱最了解年輕人的蔡英文主席也是一樣。(全文)
( 本文作者:本中心丘昌泰教授。蘋果日報/2015-01-04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