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政策時論

國道整合平面 大數據讓塞車資訊有感
清明連假再讓駕駛人體會國道五號塞車的慘況,交通部長陳建宇節前許諾「台北到羅東九十分鐘」,成為民眾批判的焦點。平心而論,馬團隊執政已接近尾聲,毛院長曾任交通部長多年,內閣團隊又有不少出身於交通界,竟連這種芝麻小事都未能處理好,怎能期望提出有感的施政績效?

當前駕駛人對於道路訊息的掌握,一是來自警察廣播電台的路況轉播,部分資訊也還算即時,問題在於不夠完整;另一則是1968行動軟體,但過於簡單、不實用,更要命的是未能整合平面道路的訊息,導致駕駛人欠缺資訊,如同盲人摸象,誤入車陣中,自討沒趣。「解鈴還需繫鈴人」,道路擁擠肇因於駕駛人對堵車資訊的不瞭解,或掌握的資訊過時或錯誤,解決之道自然是如何讓駕駛人提前知悉道路車流訊息,避免誤入塞車路段。毛院長最近射出的「科技三箭」—大數據、資料開放與群眾外包,可以應用到這個案例上。

首先,建議交通部將國道車輛監視系統與eTag資料予以公布,號召全國賢達之士針對這些資訊加以系統分析,希望能為駕駛人提供有用、有感與有價值的資訊,並予以視覺化、即時化與細緻化,讓駕駛人可以隨時查詢,以掌握最新交通資訊,從而做出適當的駕駛決定。
應該提供何種資訊給駕駛人?交通部長未來應公布兩項數據:一是平面道路及國道行駛整體時間,二是國道主線行駛時間。但本人同意台北捷運公司董事長賀陳旦的看法,高公局多年來公布的「單日總車流量」,沒有比較基礎,對於駕駛人毫無意義,建議應該公布「塞車機率」,透過大數據的分析應該可以達成這個目標。
國道擁有豐富的車流量資訊,但尚未能整合平面道路資訊,因此,如何與地方政府合作,在國道交流道與各地方政府旅遊景點的重要路口裝置感測技術,並與自動化、資通訊技術結合,形成一個以大數據為主的智慧交通系統,恐怕是未來必須要有的智慧道路系統。

目前因物聯網的發達,導入各式感測技術、雲端技術與大數據分析後,將可為駕駛人產生更有價值的多元交通資訊。歐美國家早預估大數據、物聯網、雲端計算將與即時交通信息系統逐步融合,讓人民享受更方便、更快捷與更安全的旅遊和運輸服務,大陸一級與二級城市在此方面的快速進展,更是令人刮目相看。中國的車流量動輒以千萬量起跳,台灣不過是難得一次的三百萬輛就搞得雞飛狗跳,內閣團隊真的必須好好思考對策,挽回施政信心。(全文)
( 本文作者:本中心丘昌泰教授。中時電子報/2015-04-09 )
媒體評論-台灣為何沒有紙牌屋
Netflix自製的影集《紙牌屋》第3季又開播了,這是台灣研究新媒體的人最喜歡列舉的例子之一。識者謂Netflix善用消費者資料做分析,找出凱文史貝西和華盛頓政治是觀眾喜愛的演員與題材,於是將他們結合,創造了叫好又叫座的影集,帶動消費者訂購Netflix的熱潮,是大數據結合新媒體的典範。

我認為《紙牌屋》的成功在編劇。很多人以為《紙牌屋》只是改編90年代英國同名影集而已,其實不然。英美兩國縱使國情相近,國會運作卻差異頗大。英國是內閣制,國會議員的合縱連橫即代表權力運作;相對地,美國的總統制使得描寫國會運作時,仍必須拉出一條白宮軸線,以呈現權力運作的完整性。又美國國會議員(特別指眾議員)因是小選區制,且兩年一選,所以選區經營很重要,通常周末都必須回到選區服務,但英國國會議員因有較長任期保障,不須頻繁往返選區。這些體制差異鋪陳在劇情細節裏,讓曾經與美國國會有深度交流的我,感覺描寫到位,看得津津有味。例如第一季裏描寫Underwood的選區民眾不慎撞上他爭取建設的大水塔而身亡,Underwood只得放下正在協商的教育法案,趕回選區安撫憤怒的家屬與居民,同時一面遙控國會裡的法案協商。觀眾看著國會議員得時時面對高層政治與底層政治的交錯,不禁莞爾。
而《紙牌屋》的編劇Beau Willimon不僅僅是影劇圈人士而已,他曾經參與過希拉蕊2000年的參議員選舉,2004年也再度進入民主黨候選人Howard Dean問鼎白宮的競選團隊。而他的成名作,Farragut North舞台劇,即是根據他擔任Howard Dean新聞助理的所見所聞而來。Farragut North後來被喬治庫隆尼改拍成電影《選戰風雲》(Ides of March),被認為是近來少見的深度刻畫選舉的政治電影。他之前的政治經歷無疑地讓他能精準地描繪國會生態,而又能呈現戲劇張力,使《紙牌屋》較其他政治影集如《白宮風雲》《白宮女總統》更有深度與熱度,難怪甫一推出就吸引許多粉絲。在美國這種跨界人士越來越受主流影業的重視。在Youtube一天新增內容高達百萬則的時代,既有政治歷練又懂劇本寫作的人,才能創作深刻到位的政治劇,進而令觀眾目眩神迷。

反觀華人世界,儘管現實的政治鬥爭也是高潮迭起,但卻沒有產出叫好叫座的政治電影。記憶中勉強算描寫台灣選舉的電影應是梁家輝主演的《情義之西西里島》,卻還是由香港人麥當傑執導的。前年9月,台北的天空浮著一層謎一樣的霧,人們一度懷疑立法院會不會從此不一樣了,延續到去年太陽花學運,那些百百千千的青春在青島東路舞動著,相遇再離去。

我想像著,像《Vantage Point》的多線劇情一樣,不同畫面分別呈現在立法院的人、總統府的人及第一線架拒馬的人面對一波波的人潮襲來,他們當下在想什麼及做了什麼。這需要內圈參與者發揮文青功力,才能將驚心動魄的危機處理轉化成有戲劇張力的影像。台灣若要發展成為華語影音的重鎮,應鼓勵大量的跨界與換軌投入,讓專業人士能進行創作,反過來文青也應有其他的專業歷練,如此才能創作深刻到位的劇情吸引觀眾,否則我們只賸下豬哥亮與九把刀。(全文)
(本文作者:本中心周韻采教授。中時電子報/2015-04-10
媒體評論-誠品百貨公司
寒暑假時我都帶小孩去松菸或華山文創園區看當季的展覽,雖然大部分的展覽商業氣息太重,但作為幼兒親近文藝創作的啟蒙也還勉強過得去。主要好處是園區裡有一片空地及草坪,足以讓小孩舒展筋骨,消磨大半午後。但我絕對不進松菸誠品買書。對我來說,那不是書店,充其量是有書的百貨公司。尤其是書店讓位給商品空間後,殘存的一隅也布滿了所謂的暢銷書或名人書,完全無法有佇足翻閱的慾望。

我以為在文創園區裡的書店應陳列完整但已停刊的《當代》、《影響》、或早期的《電影欣賞》,還有遠流一系列翻譯西方思潮的叢書。在80年代的後解嚴時期,這些書曾經是我們汲取藝文的養分,讓我們在騷動的青春裡,有了安靜的力量。但遺憾地,松菸誠品卻寧願退居成賣場的裝飾而自得。不要誤解,我還是買書的。但若要買專業的原文書籍,我直接上亞馬遜網站訂購。如果要買當季中文書,就趁去好市多時逛逛它的書籍區。是的,當你可以在好市多以75折買到皮凱提的《21世紀資本論》,誠品的價值在哪裡?就如同貴婦人去微風超市,誠品彰顯了偽文青的身分。

當年北市府以BOT方式開發松菸文創園區的條件有二,一是市府出資修復老舊廠房,轉作展覽空間;二是BOT廠商出資另建一新量體,作為文創業者的育成中心。我曾在內部會議中表達信義誠品已顯示誠品未來的走向,商業大於藝文,坐收店租,是否有能力育成文創業者,不無疑義。但當時放眼望去,也找不到比誠品更響亮的藝文品牌,會比較成功,所以台灣大哥大的子公司台北文創加誠品的團隊便得標了。8年過去了,新量體早已蓋好營運了,B24樓皆是賣場,書店、電影院及小劇場偏居一隅,4樓以上則是標榜五星級的旅館。噢,還有台灣大哥大的總部全員入駐。唯一遺失的是最屬於文創產業的育成中心。台灣大哥大宣稱其營業登記項目包含文創,故屬文創事業。但是台灣大哥大的資本支出有多少比例是專款投入在文創呢?其員工專職於文創業務的又占總數比例多少呢?如果其文創營業額只占總營業額的一小部分比例,卻還堅稱自己是文創業者,無異自欺欺人。

近來輿論對各文創園區的非文創現象已多所討論,誠品支持者或謂實體書店的不景氣是全世界現象,單靠實體書店的營收無法回本,必須從事複合式經營,結合其他商業活動,才能彌平書店虧損。我的回應是既然賣場與餐廳是主要獲利來源,既然媚俗的書店也不賺錢,掛名文創的松菸誠品選書何妨再小眾一點、再孤絕一點,給紛擾的心靈一個喘息的空間,也才不枉費文創頭銜。至於台灣大哥大的企業總部,要求其遷回原址又是一筆成本,務實的做法是其開放原總部大樓讓藝文創作者進駐,降低他們的租金負擔。在柯P市長磨刀霍霍揮向市府許多BOT案之際,我相信北市府一定可以對松菸經營者「道德勸說」,或者透過再議約方式,增加其增加藝文經營的比重,釋放更多的空間給非商業性的創作者。(全文)
(本文作者:本中心周韻采教授。中時電子報/2015-04-24
面對集體轉換成本,科技新舊不是其存活的影響因素
根據新聞報導,昨天有位知名作家發表一篇叫做「請跟PTT分手吧!」的文章,文中舉出其利用先表示現在科技如何確認其朋友在尼泊爾地震後的安全,並說明其應用的各項「新科技」,最後問台灣人「為什麼無論科技如何進步,最盛的還是科技層次跟整體美感都停留在56K撥接上網時代的BBS?」,並表示「BBS 盛行是台灣「特色」,其中又以「批踢踢實業坊」(PTT)最受 BBS 使用者喜愛。早已經被世界淘汰20年的BBS,重度使用者喜愛的一定不是其頁面的美感,流暢的設計,那麼是什麼?匿名的特性下,會不會是因為苦悶的台灣人覺得自己只有在這裡可以火力全開,噬血不用功的記者甚至也可以抄一抄不經查證就當新聞稿發?」,試圖利用批判性的文字,一方面表示BBS是一種落伍的技術,另一方面批判大家躲在匿名的保護傘下不敢負責,最後也批判到了現有的新聞工作生態,然後呼籲大家與「PTT分手」。

針對此位作家的三點批判中的第二、三點,網路上已經有各種解釋,筆者並不想多做說明,在此僅針對其第一個論點來討論,因為對於科技而言,並不是最新且好用的技術就一定會活下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英文打字鍵盤。大家在學習英文打字時,應該都出現一個想法,就是各個英文字母在鍵盤上的位置,為什麼不按照字母順序而排列呢?現有鍵盤上的英文字母排列方式,從早期打字機的年代就流傳至今,那為什麼都沒有修正此種編排方式呢?原因很簡單,產業經濟學中的「集體轉換成本」正可說明為何我們依然使用1870年推出的打字機按鍵字母編排方式;所謂的集體轉換成本,是指一項技術具備著「好用程度隨著使用者人數的增加而增加」的特性時,一旦此一技術在市場上被使用的數目跨越關鍵多數,便會啟動正向循環,導致這項技術成為市場上絕大比例的人所使用;隨後,雖然市場上出現更新、更好的技術,但因為使用舊技術的人要轉換到新技術時,不僅要面對購買新技術產品與學習如何使用的成本,也要面臨使用新技術後與「舊技術使用者社群的技術」格格不入的情形,並進而影響了他未來的可能發展,這種因為使用者社群所形成的轉換成本,就稱之為「集體轉換成本」。

回到打字機的例子來看,現有鍵盤上英文字母的排列方式稱為QWERTY,在1870年代推出後,隨著打字機的普及而逐漸成為業界標準,因此熟悉每個字母位置便成為每位打字員都必須具備的技術;但因為其位置並沒有一字母順序而不好記,所以後續有人推出各項新的鍵盤,例如1932年便有Dvorak,在第一排的前面幾的位置都是放母音的字母,加快了打字的速度,而現在市面上也有依照字母順序而排列的鍵盤;這些新型字母排列方式的鍵盤,其實都大幅提升了使用者的打字效能,但卻都沒有辦法撼動QWERTY鍵盤在市場上超過165年的地位,就是因為打字員的集體轉換成本的影響,打字員如果使用新型的打字鍵盤,但新公司或是另一台打字機卻是QWERTY式的鍵盤,那其使用新鍵盤的打字技術就會失去其價值,因此在沒有人帶頭改用其它較新、較好用的鍵盤下,QWERTY繼續獨霸其市場地位。

類似的例子還有GOOGLE+社群網站的失敗,GOOGLE為了與臉書爭奪社群網站的地位,推出自己專屬的GOOGLE+,希望把臉書的使用者吸引過來,進而取代其在市場上的地位;為了降低使用者的轉換成本,GOOGLE+在使用介面的設計上相當容易,且與臉書上的各項功能沒有大差別,因此在推出時吸引了大量的註冊人數;但隨後使用者發現,當自己大部分的朋友還是以臉書作為訊息交流與傳播的平台時,去使用GOOGLE+便顯得多此一舉,且要增加額外的時間成本,因此在此一網站上的使用時間越來越少,最後就不去使用,讓GOOGLE宣告此一計畫失敗,而臉書依然獨霸社群媒體市場。

最後,回到PTT的議題上,PTT所使用的BBS技術,雖然已經是很舊的技術,其之所以成為台灣唯一存活下了的BBS站台,主要原因在於其使用者人數之多,在網路規模經濟的正向回饋下,其為所有訊息的交流中心,匿名性不過是其具備的特性,而使用者出此平台之外,便可能失去取得第一手資訊的可能性,並因此喪失與其它朋友共同討論的機會,顯見其集體轉換成本之大。因此,想要以新技術的美觀、好用來批評台灣人還落伍地使用BBS,那可能要先丟掉使用QWERTY鍵盤再說了。(全文)
(本文作者:本中心陳志成教授。自由時報/2015-04-29
媒體評論-讓懶人包退場吧!
去年太陽花學運的主訴求是反服貿黑箱,包括政府決策資訊未公開以及立法院缺乏監督機制等。政府之後一連串作為皆在回應資料釋出與開放決策過程,例如vTaiwan及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其實,因應《政府資訊公開法》於2005年底通過,各級機關早已公開資料。但問題是:一、非完整而全面性釋出資料;二、資料儲存的路徑詭異,一般人很難輕易地找到所需資訊;三、資料格式不利再使用,例如監察院公布的公職人員財產申報紀錄為圖檔,資料無法複製,逼得G0V動員婉君,逐筆手動鍵入,才能於網上公布立委的政治獻金。易言之,政府倡議開放資料,首先須將上述基本功做好。

然而,這3項基本功中又以第一項最難達成,完整而不加編輯地釋出所有資料,等於要求政府放棄言論市場的守門員角色,政府殊難利用資訊不對稱的優勢左右輿論。台北市政府說要把松菸文創合約上網供民眾檢視,這就是開放資料,然更重要的是,全面而完整地釋出所有市政府的BOT合約,才是透明施政,否則便是選擇性辦案。政府完整而全面地公開資訊,讓民眾擁有的資訊與政府相同,除了能達到透明治理外,更有政策說服的功能。

從這角度而言,服貿黑箱的癥點不在於沒有製作懶人包,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廣為民眾周知,而在政府沒有釋出完整而全面的決策資料,阻卻了民眾可以以一己理性或群眾智慧理解政府施政的可能。我們可以大膽地說,懶人包是與開放資料的精神背道而馳的。懶人包是靠撰寫的人主觀地篩選資訊(即便他認為自己是客觀),再轉譯散播給婉君,這也是一種論述霸權,讓婉君們在資訊不對稱的情形下接受其觀點。

婉君們或謂我沒有時間閱讀,或者這些資料的陳述太艱澀了,惡意阻擋了我們參與的可能,所以要靠懶人包快速理解。但這就是政策的事實,現代社會各面向的交錯複雜性,已經沒有一分鐘可以懂又不會下錯誤結論的決策空間。非庶民語言的書寫的確形成了專業的傲慢,讓非專業的人難以參與討論。但簡化後的語言也同時簡化了議題的複雜性或忽略與其他議題交互影響性的探討。當所有資料都攤在眼下,若婉君們還只想用懶人包方式參與決策,對其他受影響的民眾豈非正義?

vTaiwan線上諮詢來看,雖然像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或股權式群眾募資法制等議題的參與討論人數稀少,但參與者以學者的研究報告或主管機關預擬的法條為基礎深入討論,也適度地改變了主管機關的立場,將與會者的意見納入修正,正是開放資料良性的示範。基於開放資料的決策模式,應不須在乎參與的人數多寡,而在所有的利害關係方都擁有相同資訊充分討論,獲致符合社會公益的結論。

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知是民眾的權利,但完整開放資料後,民眾也要勇敢承擔決策思考的責任,不能再讓渡給懶人包了。婉君們,請讓懶人包退場吧!(全文)
(本文作者:本中心周韻采教授。中時電子報/2015-05-08
媒體評論-深刻觀點 超越速度
兩周前敝基金會發表立法院第八屆第六會期的績優立委名單,但傳統主流媒體完全沒有報導。參與發表的學者也告訴我們,報導立法院的新聞太硬,閱聽人沒興趣。然而,對照再兩天前另一民間團體公督盟公布了本會期缺席最多及完全沒有質詢的立委名單,卻獲得傳統主流媒體相當大篇幅的報導。我替這些舊媒體悲鳴,因為,它們已喪失了第四權的角色。

首先,傳統主流媒體歷經了狗仔熱、爆料狂及網路求快不求準的風潮後,也開始調整步伐,討好流行品味,取材角度只在乎有無爆點,形成隱善揚惡。下標也一定要做成「踢爆○○」才能刺激點閱率。故同樣是國會觀察結果的發布,傳統主流媒體一個完全不報,一個卻大作,只因前者是正面表列,後者是隱含獵巫式的負面表列。傳統主流媒體至此,已完全放棄了平衡報導的原則,更在主觀上剝奪了單一閱聽人資訊近用的權利。其次,傳統主流媒體這樣的篩選報導,更顯示其國會記者並不深刻了解國會運作,從而無法分辨國會評鑑指標建構的優劣性。熟悉國會運作的人都知道,立法委員出席率是個假評鑑指標,因為立委只要在開會時簽到就算出席,甚至有的狀況還允許補簽,簽完名就走的立委比比皆是。還有部分委員會可同時簽一天中的不同會議,形成立委來10分鐘就開了3場會的「超級出席王」。出席率指標造就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變相鼓勵委員衝簽到而毋須出席開會的問政假象。遺憾的是,傳統主流媒體的記者與編輯們卻還大肆報導,只顯示了傳統主流媒體從業人員的素質並沒有顯著優於網路新媒體。傳統主流媒體在新媒體的襲擊下,自然顯得蒼白無力。

我參與的一項跨國數位匯流媒體的大調查顯示,台灣自2010年起投放在網路媒體的廣告量已超過紙媒;2013年後,非傳統電視(IPTVweb TV或行動電視)的收視人口也已高過無線及有線電視的總和。這些數據在在顯示舊媒體的榮景已一去不返了,即便奮力想要銳變成新媒體,但一切的模仿似乎還沒有回報。尚能慶幸的是,黑暗中的蒼白露出了幽微天光,可以指引舊媒體的方向。

現在仍位居舊媒體第一線奮戰的資深媒體人告訴我,在機器人都可以寫新聞的時代,傳統主流媒體能做的,不是比快、比辣,而是比深入、比觀點。我在台大教授「行政資訊管理」這門課時,利用國會資料告訴學生,選擇不同的評鑑指標就會有不同的評鑑結果,故沒有一個團體可以宣稱它的評鑑就是最正確的。學生問我,既然所有評鑑都不是絕對正確,那是不是表示我們不需要評鑑了?我說恰恰相反,縱使沒有絕對的正確客觀,但我們應可達到相對的客觀。在追求相對客觀性中,最重要的,就是不同觀點的相互激盪與辯證。閱聽人則可藉由審視不同觀點,滿足其深度知的需求。我相信,儘管身處在10倍速的時代裡,有些東西是超越速度的。深刻的觀點就是其一。傳統主流媒體,你的觀點在哪裡?(全文)
(本文作者:本中心周韻采教授。中時電子報/2015-05-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